在钓鲫鱼的过程中,常常会遇到让人头疼的状况。例如,窝料打好却始终无人光顾,或者鱼来了却只啃窝料,不碰鱼钩。还有可能是窝料放太多,让鲫鱼吃饱后游走,或者是窝料颗粒过大,小杂鱼把所有的食物抢光,导致鲫鱼根本没有机会进食。
其实,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未能完全了解鲫鱼的“小脾气”。鲫鱼的嘴巴相对较小,食量也不大,且喜欢成群结队。因此,在打窝时,使用的窝料应该以“精”而非“多”为原则。
当你第一次去陌生的钓点时,建议用两小把酒米的小米,掌心大小的量即可。切忌使用大米作为窝料,因为颗粒过大的酒米会使鲫鱼很快饱腹,从而导致窝点失去吸引力。相反,小米或玉米渣是更好的选择,小颗粒的窝料能够在水底均匀散开,形成约碗口大小的覆盖面积,使得鲫鱼不得不花时间去寻找食物,因此不会轻易离开。
展开剩余68%在寒冷的冬季,打窝时的窝料用量更应减少,窝钓器只需装到三分之一的容量即可。因为在冬天,鲫鱼的活性减弱,进食量自然也会减少,过多的窝料不仅浪费,还可能引起鱼的警觉而游开。
酒米不仅适用于打窝,其实作为饵料也是非常有效的,特别是针对小杂鱼。可以在鱼钩上涂上一层红色空钩伴侣,然后蘸取黄色酒米,形成鲜明的色差,鲫鱼能在较远的地方就看见。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,用麦芽糖包裹鱼钩,再蘸上酒米,产生持久的香味,同时可以快速沉入水底,避开上层的小杂鱼。此外,将小颗粒酒米加入饵料中,散炮或拉饵里添加适量的酒米,不仅能够增加饵团的重量,使其迅速到底,还能在水底散发醉人的酒香味,持续吸引鲫鱼。需要注意的是,添加的酒米不宜过多,过硬的饵团反而会影响鱼儿的进食。
在大水面上,若鲫鱼较多时,可以配合使用雾化效果好的拉饵和散炮,一钩拉饵一钩散炮,起初大约每20秒抽一竿,等鲫鱼进窝后再逐渐减缓频率,通常三到五竿就可以投放一次散炮,这样能够在钓的过程中持续引诱鱼,遇到食欲好的情况时,甚至能连着上竿。
若是在小水面,杂鱼多的情况,则要注意使用的饵料不宜过于雾化,避免小杂鱼围攻,让鲫鱼失去机会,可以试着使用搓饵搭配酒米,搓成相对较大的颗粒,缓慢沉底,或者直接撒少量的酒米,静待鲫鱼上钩。
冬季钓鲫鱼时,窝点选择须精准。最好使用长竿短线,确保窝料能够精准落在碗口大小的区域内,使钩饵正好落于窝点中央,稍加逗弄,鲫鱼便会咬钩。窝点过大,鲫鱼则会分散,逗钓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。千万不要等到没有口时再补窝,而应提前进行,比如每钓到三到五条鱼时,就打入一小球窝料,从而保持窝点内有食物,但又不会让鱼吃得过饱。
在泡酒米时,酒的用量也需注意,若放太多白酒,浓烈的酒味反而可能吓跑鲫鱼。一般而言,一斤小米搭配150毫升白酒即可,适量添加一点蜂蜜或鱼粉,香味更自然。
总结起来,钓鲫鱼的秘诀在于“诱得进、留得住、吃得着”。诱鱼要依靠雾化和香味,留鱼则是通过小颗粒酒米,让鱼觉得窝点有食物而又吃得不饱,自然就会上钩。下次再去钓鲫鱼时,不妨试试用小米或将酒米加入散炮的方法,或许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此外,分享一下你平时最喜欢用的窝料以及独特的钓鱼技巧吧!
发布于:福建省股票配资业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