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时候才是买房的最佳时机?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中国家庭。有个挺有意思的说法:一个小男孩问妈妈,什么时候不用再跟着去女澡堂?妈妈说,等你自己想去的时候,自然就不能去了。
这道理放到买房上也一样,总有人问什么时候能买房,其实答案很简单,当没人想着靠抄底楼市获利的时候,房价才算真的见底了。
那怎么才算不靠买房获利?说穿了,就是房价涨幅加上租金收益,加起来还抵不上你的资金利息成本。
打个比方,假设一套 500 万的房子,一年租金大概 7 万,可你持有这套房的资金成本,包括贷款利息、本金机会成本一年要 13 万。这时候,房价得每年涨 6 万才能保本。
但眼下这行情,房价不跌就不错了,哪来的涨幅?所以说,现在市场还没真正到底,这时候买房,本质上还是在赌房价上涨,想用涨价来填利息和租金的窟窿,说明房价还不够便宜,还有人想靠它套利。
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被称为 "价格发现过程" 。任何资产的价格底部,都是在最后一批看多者离场后才形成的。牛市里的资产价格总会涨到离谱,比如 2021 年的楼市、2015 年的股市;在熊市的时候,每一波在半山腰抄底的人总会被套牢。
只有等所有人都觉得买房赚不到钱,买房完全变成消费行为,单纯是为了住得舒服,那才是市场真正见底的信号。
不过,有些城市的房价租售比都比存款利率高了,为什么房价还在跌呢?这里面有两个关键原因。
第一是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长期影响。随着城镇化进程放缓,未来多数城市会面临人口减少或净流出,房租大概率会跟着降。房子就像个 “赚钱的公司”,如果它的 “盈利能力”(租金)越来越差,市场自然会调低它的价格,这很正常。
第二是去杠杆的必然过程。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大量高杠杆投资者,特别是那些首付20%的购房者,相当于加了4倍杠杆。当房价下跌超过20%时,这些投资者就会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。
房价跌穿租售比和利率的关系,本身是要把高杠杆的买房人洗出去。这就像股市,得让融资客爆仓离场,市场才能真正稳住。
所以熊市里的猛跌,必然要逼这些扛不住的高杠杆客出局,完成 “筹码换手”,剩下的人都能扛住波动,价格才能企稳。这么看,房价跌穿租售比也就不奇怪了。
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典型的去杠杆周期。这个阶段有三个特征:一是成交量持续萎缩,二是价格阴跌不止,三是政策刺激效果有限。目前新房市场还在通过降价与二手房竞争,这进一步延长了市场调整的时间。
那回到 “什么时候能买房” 这个问题,就得分地方看了。
对于不同能级的城市,底部特征也有明显差异。那些人口长期净流出、甚至可能持续减少的区域,现在根本找不到 “底”,连评判标准都没有,人口没了,需求塌了,谈何底部?
而那些能持续吸引人口的大城市群,目前的租售比相比银行存款利率、国债利率,吸引力还不够。得等进一步降息,把高杠杆的 “水分” 挤干净,房价才会慢慢稳下来,之后可能跟着长期通胀慢慢涨。
但这个过程会很长,因为现在新房又在对二手房 “降维打击”,开发商为了回款,新房价格往往更灵活,直接冲击二手房市场。
说到底,现在的楼市就是场拉锯战:地方政府的土地拍卖、二手房东的挂牌预期、持币买家的观望心态,三方角力,中间还缠着货币放水、债务杠杆这些复杂因素。
从目前的情况看,对普通购房者来说,急着买房没必要,现阶段需要保持耐心,可能会有更合适的机会 。买房是大事,尤其是在市场还没稳住的时候,多观察、少冲动,总没错。
股票配资业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