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小时候最讨厌吃芹菜,总觉得它像在嚼草根。直到有次去外婆家,她端出一盘香气扑鼻的芹菜炒豆干,我才发现原来不是芹菜不好吃,是我妈少做了一步关键操作!现在这道菜成了我家餐桌上的"常驻嘉宾",老公总说:"就这盘菜,我能喝三碗粥!"
一、选芹菜要会"听声音"
菜市场卖菜三十年的李婶教我一招:"好芹菜要像小提琴——轻轻一掰嘎嘣脆。"具体怎么挑:
茎秆翠绿笔直,没有黄叶
根部切口新鲜不发黑
叶子挺拔不蔫吧(叶子别扔,留着煮汤特鲜)
处理芹菜有讲究:撕去表面的老筋,就像给姑娘脱丝袜要轻手轻脚。我表姐更绝,用削皮刀轻轻刮一遍,这样炒出来又嫩又没渣。
展开剩余66%二、豆干要会"跳舞"
豆腐坊的王师傅做豆干二十年,他说:"好豆干要像小鲜肉——弹嫩有韧性。"买回来的豆干要这样处理:
别急着切,先用开水烫30秒(去豆腥味)
切成筷子粗细的条(太细容易碎)
用厨房纸吸干水分(不然炒的时候会溅油)
千万别直接下锅炒!王师傅偷偷告诉我,先用平底锅把豆干煎到两面金黄,这样外酥里嫩,嚼起来特别带劲。
三、火候是灵魂所在
楼下小饭馆的老板有句口头禅:"炒芹菜要像谈恋爱——不能太生也不能太熟。"具体操作:
热锅凉油,先下蒜片爆香
芹菜要大火快炒(保持脆嫩)
豆干最后放(避免变硬)
有次我心急火燎开大火,结果芹菜炒得像咸菜,老公打趣说:"这芹菜能当橡皮筋跳了!"现在总算掌握要领:中大火快炒才能保持脆度。
四、调味有"三不放"
邻居张奶奶是退休厨师,她看我做饭直摇头:"芹菜炒豆干讲究三不放——不放酱油、不放味精、不放醋!"后来才知道:
酱油会让豆干发黑
味精会盖住芹菜清香
醋会让豆干变硬
正确的调味只要两样:一小勺盐,出锅前撒点白胡椒粉。喜欢香口的可以淋几滴香油,那香味能把隔壁小孩馋哭。
五、那些让味道升级的小心机
自从学会这些技巧,我家每周都要做两三次:
加点泡发的虾皮(鲜味翻倍)
喜欢辣的可以放两个干辣椒
发布于:安徽省股票配资业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